法新社又出新作品了,这批的作品名为《帝国的隐忍》。
当然法新社这次发布的作品不止这一张,是好几张,但这张最出彩。
其他作品也很优秀,风格也都类似,但差点意思。
所以最后上了封面并出名的,是我们的隐忍哥。
我们看不清隐忍哥的全貌,毕竟大部分面容都被遮住了,但隐忍哥连队里的人一定可以认出他,以后隐忍哥肯定是出名了。
“哟,这不隐忍哥嘛!” 连长指着某个方向边笑边打招呼 操场上顿时响起了一片笑声…
单纯从艺术上说,法新社的这张《帝国的隐忍》,水平很高。
大雪代表着寒冷和苦楚,在这张照片里大雪覆盖了军人的全身,然后此人一动不动的站岗,从身上覆盖的积雪厚度来看,已经在这里站很长时间了。
这隐喻着中国100多年来受到的屈辱和迫害。
照片里的这位主角身材挺拔壮实,配合厚实的军服,给人一种超级硬汉的感觉。
这隐喻着中国强大的实力。
然后就是照片的构图里,军帽遮住了这位军人的面容和眼睛,我们看不到他的表情,猜不到他目前的情绪,只能从嘴角判断他目前并没有笑,这会给观众带来失控的感觉,再搭配上阴冷的黑暗系色调,形成了典型的德三滤镜风格。
所谓德三滤镜风格,是欧美媒体半个世纪来拍摄涉及二战德国电影的一贯艺术手法,对电影里德国军人的形象一般采用暗黑色调,并采用低饱和度、硬光对比、庄严肃穆的构图等一系列手法来强化镜头的压迫感,凸显德国军队的黑暗与强大。
所以法新社用德三滤镜来拍我们,没安什么好心,是打算把中国军队的形象塑造成黑暗强大的形象,是西方中国威胁论的一种延伸,这张照片充斥着法新社的意识形态。
法新社打算用这种办法,渲染中国的威胁,给我们下绊子。
立场是坏的,但因为法新社的水平太高,把事情反而给执行好了。
法新社把我们拍的过于黑暗,过于强大。
对中国的网友来说,直接忽略了前一条,自动把目光聚焦在了我们过于强大上面。
哇,原来我们这么强大啊。
帝国?我们?真的吗?
在欧美的文化里,军队的强大和黑暗是可以互相叠加的,会达到艺术共振,是1+1>2的效果,因为欧美的文化厌恶甚至害怕军人,军人越强大他们就越反感。
美国军队开进台风灾区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直接全给吓跑了。
但我们不一样,中国人对军队广泛拥戴,只恨军队实力弱,绝对不会嫌军队实力强,2020年全球谣传解放军要接管武汉的时候,欧美人和武汉人同时欢呼,就是这种思想差别的铁证。
另外在中国文化里,黑色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尊贵和长者的代表,比如秦朝就以黑为尊,这一点和欧美文化差别很大。
所以在中国,帝国的隐忍这组图获得了广泛好评。
而在外国,帝国的隐忍这组图所起到的效果是完美补全了中国外宣的缺点,中国对外展示的强硬形象特别少,和中国的实力不成正比,法新社的所作所为,部分帮我们弥补了这一缺点。
黑暗滤镜就黑暗滤镜吧,毕竟是人家拍的,但好歹法新社确实把我们拍的强大了。
这些年,法新社拍我们出了很多图,都是我们怎么都拍不出来的好图。
比如上一波拍的红龙之眼,又译作赤龙之瞳。
就是运动馆升个旗而已,法新社简直是绝了,能想出这种构图出来。
这些拍照的角度都几乎趴在地上了,法新社的人真的是敬业,但这并不代表你趴在地上也能拍的这么好看,人家水平高就是水平高。
还有之前的《帝国黎明》系列照片。
法新社上的滤镜是黑了点,但效果杠杠滴,堪称视觉盛宴。
同一个地点,同一批军人,同一个宣传任务,下面是我们的镜头拍出来的效果。
不仅喜庆,而且富裕,毕竟陈佩斯不是一般酒店开业请得起的。
不要说什么现场是这样所以拍出来当然是这个样子,如果是这样那还要摄影师干什么,现在谁还没有个手机啊,拿出手机随便拍拍不就可以交差了,效果和这个开业大酬宾的照片有啥区别,何必要高薪养着摄影师呢。
一样的现场,不同的拍照角度,不同的构图创意,不同的色调和滤镜,那拍出来的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如果一个摄影师水平低,那他只会鹦鹉学舌,跟着别人学构图。
但如果一个摄影师水平高,那他将摄影技巧融会贯通之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和立场,去随心所欲的构图并引导效果走向。
同样的一件事,他可以拍成白的,也可以拍成黑的,可以拍成强的,也可以拍成弱的,想拍成什么样完全随自己心意,可以让照片充分展现自己的立场和意图。
但不管拍的照片是白是黑,是强是弱,都会充满艺术的精致,你一看就觉得美,就能感觉出水平。
都是中国的航母,你可以拍成这样。
也可以拍成这样。
都明显是在精心构图,但最终效果差距过于离谱。
怎么构图当然是摄影师的创作自由,但怎么吐槽也是老百姓的言论自由。
就算无法让摄影作品展现自己的意识形态,至少图片首先要精美起来。
人家法新社就算是随手一拍,情景也只是日常闲聊,也非常的具备艺术性,到处都显示着精美和高水平。
中国军宣不是没有尝试过出好作品,也努力过,也确实有好作品。
而且并非分不出美丑,真是好作品,真能上封面。
这样的才算摄影作品,你拿着几万几十万的摄像头,拍出来的东西至少得比人手一个的手机镜头要拍的精美吧,不然你以后出任务直接用手机拍算了,还能给国家省经费。
很多时候真的是水平高不高的问题,以及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和摄像机贵不贵没什么关系。
同一时间,同一位置,拍摄同样的东西,有的相机拍出来的宣传照,效果是这样的。
稍微端正下构图,换个滤镜,有人用手机拍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
水平不算高,远不如法新社,但明显碾压上面那张图一个大维度。
所以这纯粹的就是个摄影水平问题。
所以当你的男朋友给你拍照之后,说什么《你本来就长这样》,《相机不会说谎》,《你要接受真实的自己》等奇谈怪论时,纯粹就是他自己水平不行而已。
只会对准目标按快门,那岂不是和我国某某社的摄影师一个水平了,那怎么能给女朋友拍照呢,得好好学好好练,要向法新社水平看齐。
不要觉得摄影技巧没用。
下面这个是美国的F18,三代机,早被美国淘汰的老古董。
下面这个是中国的歼35,五代机,央视在最好的机位用最大的努力,以惊艳首秀为主题进行了宣传拍摄,尽全力把歼35拍的更强大,好展我中华国威,震慑境外势力。
看完这两国的宣传片,你买谁家的飞机?
买飞机这事,不仅要考虑国力和技术水平,也要考虑卖相和民意,就我们这展示的卖相,在以前没真正战绩的背景下,那真不怪人家的政府不敢买。
如果你有个好的摄影师,比如法新社那种,那就算只是拍个熊猫,都能给你拍成食铁兽的感觉。
中国的熊猫一直都很萌,刚到法国旅居就被人拍成这样了,都是熊猫,拍出来差距就是很大。
法新社的照片,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水平到位,那你想正着拍就正着拍,想反着拍就反着拍,具体要拍成什么样完全按你自己的意图来,也就是你自己的意识形态。
有这样的摄影师,我们才有宣传的主动权,我们才能让图片会说话,进而传递我们自己的意图。
现在水平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宣传的主动权就在别人手里。
法新社的图片我们这么喜欢,是因为双方的需要恰好重叠了,法新社想要通过照片来证明中国是一个可怕的强大帝国,能打爆全球,之所以还没打爆是因为中国在隐忍。
但我们的老百姓对这一观点完全支持并赞同,于是一拍即和,法新社的照片反而大大激发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法国,正牌欧洲列强,反复找角度来强调我们中国特别强大。
先别管滤镜黑不黑,至少法国的意图是想证明中国特别强大,这一点没争议对吧。
那就够了,我们很满意。
没好心思不要紧,拍照水平高就行,今年93阅兵法新社值得给最好的机位,只要别挡着阅兵路线,法新社可以随便拍。
你可以质疑法国人的动机,但不能质疑法国人的相机。
隐忍哥长得很帅,但大火特火之后,一想到他以后会被身边的人叫隐忍哥就有点绷不住。
hello~欢迎访问一起追剧,本站全蓝光画质永久免费观看,如果资源无法播放请切换线路或等待管理修复,优先修复热播影视。
本站唯一指定网址:《heimaotv.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