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影视-海外华人在线影院 电影在线 影视网站 黑猫影视-海外华人在线影院 电影在线 影视网站
游客

万字解密:《会计刺客2》到底有多爽?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5-20   浏览次数:107

    

万达电影携手知乎主办的「一种关注」大师沙龙,电影《会计刺客2》专场日前在京举行,知乎影视领域优秀答主@DC影视圈 @segelas @愁飞之人王逍瑕 现场热聊:“当理性逻辑遇上暴力美学《会计刺客2》到底有多爽?”。三位答主深度解析影片的爽点与笑点,与观众一同拆解欣赏了这部作品 。


电影《会计刺客2》讲述了克里斯蒂安·沃尔夫(本·阿弗莱克 饰)与弟弟布莱斯顿(乔恩·伯恩瑟尔 饰)为调查一桩谋杀案阔别八年之后再次重逢,他们与金融犯罪执法局副局长玛莉贝丝·麦迪娜(辛西娅·阿戴-罗宾逊 饰)合作,冲突不断。当职业杀手遇到联邦政府,故事会如何发展?

以下为「一种关注」大师沙龙活动现场实录。

(剧透提醒:以下内容包含影片情节剧透)


主持人(@DC影视圈 ):有请今天映后的两位老师登场,@segelas和 @愁飞之人王逍瑕。

首先请两位老师聊一聊看完电影之后有什么感受,可以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聊一聊第一、二部的侧重点,以及笑点、爽点。


嘉宾:@愁飞之人王逍瑕@segelas

segelas: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segelas。首先这个片子,就像各位看到的一样,相比一般的传统的好莱坞动作片,还是有一定的独特性。

一般的好莱坞动作片,无非就是两种类型,一种就是比较传统的,像《第一滴血》里的兰博,美国硬汉,男主角整个是比较冷的状态,一路打过去。另外一种是《虎胆龙威》,是美国糙汉的类型,本身的粗糙和周围紧张的环境,会造成一个反差的幽默感,但是也是一路打过去。

相比之下,《会计刺客》的主角非常直观,是金融理工男的风格,整个作品有它的逻辑方式,比较强调理性分析的逻辑。

这个就决定了影片内容的比重,可能前2/3的部分,与其说是动作片,不如说男主角一直在探案、分析,展现逻辑的一部分,一直到最后阶段,才变成了比较强烈的动作片,是这么一个风格。

因为主人公比较偏向于金融男的风格,所以和周围会有反差,尤其和女主角有一个反差,带来一个幽默元素。

这和第一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第一部里边,导演还是要完善主人公的人设和生活背景,他会把案件限定在金融犯罪的状态,和主人公的工作相关,让主人公在表现自己逻辑的同时,展现自己工作的独特性。

随着影片到了后半部分,把主人公的人生经历逐渐揭露出来,加入了家庭亲情、弱势群体的疗愈这些东西。相比之下,第二部会更幽默一点,同时动作方面会更爽一点,这是我大概的感受。


嘉宾:@愁飞之人王逍瑕

王逍瑕:不知道在座有多少观众看过第一部,第一部剧情我不赘述了,简单来说,他的弟弟,在第一部中其实有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反派人物出现的,在最后和哥哥相逢之后,也不是说改邪归正,只不过临时反水,把当时的反派雇主害死了。

但是他弟弟一直在灰色地带游离,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畅想空间,这对哥俩其实在第一部中,没有怎么铺垫他们的关系,给了第二部发挥空间,结果第二部确实完成得非常好,把他童年时期,到现在已经步入中年时期,中间一大块感情缺憾,全都给我们演绎出来了。


他们不只是身手特别好的一对兄弟,更是感情特别浓烈的一对兄弟,因为他们都身手特别好,在第一部我就非常期待他们并肩作战的场景,但在第一部没有,第二部看到他们兄弟两个一起端着枪出来的时候,我心里有那种代入感,有兄弟并肩作战的自豪感。

有点我们小时候看《英雄本色》,看《纵横四海》的那种爽感,立马上来了。

第一部人设铺得够扎实,哥哥是一个比较呆板的,思维绝对理性的人设,所以他在第二部稍微出一点丑,稍微展现出他感情上拙劣的一面,这个也是我非常期待的,结果他确实展现出来了,尤其在感情方面,由呆滞慢慢成了正常人的表现,非常顺畅,非常好玩,弥补了我对第一部的畅想和缺憾。


主持人:我说一下自己的想法。第二部,从第一个镜头开场的音乐开始,就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好莱坞工业体系下的电影作品,整体的风格,最终的呈现,包括打斗场景,其实都是很全程在线的,风格和美学都是我们所欣赏的。

另外这一部其实有揭露两个兄弟背后的背景故事,从影迷的角度而言,是揭开了整个《会计刺客》系列背后世界观更多的一些东西,如果这个系列需要继续进行下去,其实还有更多可以拍的东西,比如两个兄弟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

包括在这一部里面,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经历过一些事故或者一些意外,导致他们身体特殊的能力得到了显现,或者脑部有些改变,我觉得这个群体也特别有意思。

包括大本所资助的医学院里面,收纳了一些天才少年或者神童,这些都是在《会计刺客》第一部里面没有给我们展现的。

这一部更多展现了这个系列的背景,包括两个兄弟之间有互怼,包括亲情的羁绊,最后整个打斗部分的升级,今天希望两位老师能多多跟影迷分享。

接下来问一下segelas老师,电影中哪段剧情让你觉得最具有爽感,或者你觉得哪些跟第一部有关联的细节,可以跟在场的影迷朋友做一个分享。


嘉宾:@segelas

segelas:从我个人来讲,谈到爽感,像刚才说的,整个前2/3,与其说是爽,不如说是反而比较理性,比较克制、冷静的状态,我觉得最具爽感的肯定是最后高潮部分的动作戏。

和主题层面的东西,是有相关联的,比如主人公是一个金融理工男的人设,他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们的刻板印象,可能金融从业者会比较冷血,影片最开始,男主角确实呈现出这么一种感觉,但是随着影片的发展过程,他内心本质的东西逐渐被引导了出来、表现了出来。

他实际上是在用自己理性逻辑的一面,去引导自己完成一个反而是最感性的精神意志方面的目标,一个信仰,就是他本身也是弱势群体,他是强迫症,所以应该代表他们去发声,要惩恶扬善,要锄强扶弱。

他的理性逻辑实际上是他的手段,是实现他感性目标的手段,这就契合了影片在风格调性上的发展方向。

前2/3是作为手段的理性逻辑分析,然后引导着男主角走到了能够实现目标的最后战场,非常强烈爽感,非常刺激,烈度很高的动作戏的高潮。通过整个烈度和爽感,来表现出男主角贯彻自己目标、贯彻自己信念的坚定程度。

第一部也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罪案片,探案,到最后的动作戏。相比之下,第二部还是有一点不一样,第一部的最后高潮戏,依然是那种杀手风格,依然是非常冷静克制的,没有第二部这么爽,这个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男主角的一个人生阶段的变化。

第一部高潮戏之前,男主角是非常痛苦的,他决定放弃爱情,所以导致第一部在高潮戏打的时候,是更加绝对的冰冷状态。

打完了之后,他和自己的弟弟修复了关系,最后他又把自己的亲情找回来了,然后以这样一种状态进入到第二部最后的高潮戏中。

我们就可以看到第二部他在最后高潮戏中,他贯彻自己的意志目标,包括他整个感性理性平衡的状态,会更加的坚定,更彻底一些。


主持人:刚刚segelas老师讲了很多,这个系列里面男主在动作戏中的一种情绪状态的转换,包括整个人呈现出来的性格上的转变。

其实我很好奇,想问问现场的观众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部戏的爽感主要集中在前半部分,本·阿弗莱克饰演的会计师抽丝剥茧分析这些犯罪的证据,找到最终情况的戏份上,还是集中在最后打斗的爽演上。

我们可以做一个投票,觉得前半部分抽丝剥茧的,可能有第一部风格的部分比较少的,可以举手我看一下。大家觉得后面动作戏比较爽的,举手我看一下。看来大家确实都觉得第二部后半部分的动作戏份更爽。

这个爽一方面体现在动作戏份上,另一方面的「爽」,或者给我们情感上的刺激跟反馈,可能这个片子的喜剧部分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主持人:请王老师来聊一聊,在这部电影中,蝙蝠侠的扮演者本·阿弗莱克又演有钱人了,而且他在电影中会呈现出一种反差萌,表面上他会为黑帮或者一些游走于黑白的势力去做会计师的这个身份,甚至他身手很好,也是一个杀手,他也会去相亲,包括在冷酷的外表下面,其实他有一颗很温暖的内心。

从喜剧创造的角度上,你觉得有哪些值得聊一聊的剧情和人物设计?


王逍瑕:首先《会计刺客2》用了第一部一整部,对哥哥这个角色进行铺垫,有了这个铺垫之后,第二部的很多笑点其实比较好埋设。

比如他在感情方面,那种绝对理性的呆滞,以及在与弟弟相处中的,直奔目的而去,不会给他们关系之间打润滑剂的过程。后来慢慢成长成一位合格的哥哥。这个在第一部里的铺垫,铺垫得非常好。

因为弟弟这个角色,在第二部里的戏份比第一部里要多的多,出现的也比较早,而且多了很多插科打诨的地方,正是因为有了弟弟这个角色的润色,他的嘴碎也好,不分好歹也好,冲动也好,都给他哥哥这个人物的呆滞,那种绝对理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这份反差是第二部里笑点最大的来源。

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在牛仔酒吧的店里,那一瞬间,哥哥跳完舞之后,不仅与女性交流的能力进化了,而且拿捏弟弟的能力也进化了。


主持人@DC影视圈

主持人:我觉得更像是本·阿弗莱克饰演的哥哥角色,他可能觉得来这个酒吧他开心了,但是他得让他弟弟也开心一下,正好有这么一个契机,后面其实没有详细讲酒吧里面打斗的戏份,但最终给我们的呈现让我们get到了,而且喜感很足。

王逍瑕:他想的办法很符合他的人设,所谓喜剧,目前有些比较低级的喜剧,直奔笑点而去,甚至脱离角色、人设,或者脱离剧情设定,比如让哥哥随便扮个鬼脸,让弟弟随便骂个街,这样也能笑,但是这样的喜剧不高级。

如果把他们哥俩的性格代入到剧情中,其实是比较高级的做法。

这样既显得这个地方好笑,又显得哥哥对弟弟的了解又深了一层,拿捏弟弟性格的这一点,他弟弟一拿捏就上钩了,果然他又开心,他哥哥又满意,这么一种设定,其实是非常妙的。

刚才圈哥说得特别好,并没有展现牛仔酒吧里的打斗,因为想欺负他哥哥的那个牛仔,他并没有那么大的恶性,如果真的要把拳头甚至用枪托打到他脸上,这样会让观众产生一些伤害感,干脆把这块隐去,直接把他从窗户里扔出来,这样反而能让大家想象,只是嘴比较欠的牛仔,他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错。

主持人:稍微给他们一点教训,其实他们也没有受特别重的伤。我补充一下王老师的观点,很多电影咖有时候可能要做一些取舍。

因为一部合格的商业片,要考虑到每个人对动作暴力尺度的接受程度,我觉得一些必要的动作的打斗场景的呈现,或者动作的设计,会很好的给观众一种情绪反馈,或者他对暴力刺激的接受。

但是有一些场景,像刚刚王老师讲的,只是给我们一些暗示,只要暗示到了,可能这种爽感,也会避免各位观众对一些暴力场面的刺激。其实王老师说得比较好。


主持人:两位老师觉得男主的弟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男主弟弟在第二部里面戏份的着色比第一部多很多,而且更多展开了哥哥和弟弟之间的互动。

我觉得弟弟某种程度上算是一个「哥控」,哥哥可以八年都不联系我,哥哥只要给我打一个电话,不管我离多远,我24小时肯定到,不管哥哥做这个事我赞不赞成,我肯定先挺一下我兄弟。

两位老师如何看待男主跟弟弟之间的这种情感,这条叙事在整个故事中有什么作用?

segelas:就像王老师说的,弟弟第一部里面是反派,第二部里面他才作为一个比较有塑造的正面角色出场,也带来了本片比较大的变化。其实我觉得所有观众应该都能看到,兄弟组合就是感性派和理性派,比较极致的两个极端。在片子当中,兄弟二人本身的反差,以及他们两个人的打嘴仗的互动,就像说相声一样,会加持片子比较幽默的元素。

这就符合传统好莱坞动作片当中的一个人物关系,所谓冷热刑警、冰火刑警的人物关系。在这部片子中,直接变成了兄弟,先是表面上的反差,然后通过血缘联系强化了两个人内在本质上,比如锄强扶弱、弱势群体,这样本质上的共性,精神上的共性。

具体细节处理上,两个兄弟分别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应该都是在相亲的情景下,通过一个相同情景之下截然不同的极端反应,表现出两个人的反差,同时制造了幽默感。

相亲本身实际代表着我想要去追求美好生活,比较兴奋的人生,这么一个内在,也比较直观的表现出了两个兄弟在内在本质上的共性。


主持人:弟弟在第二部电影登场,是类似相亲的场景,他在执行完任务之后,跟被他收拾的反派的情妇,有一个互动,导演可能想暗示一下,两个兄弟童年都是不幸的,两个人内在性格的本质,都是因为痛苦,造就了哥哥这种相对极致的理性,跟弟弟相对极致的疯狂或者冲动,segelas老师说得特别好。

问问segelas老师,你觉得在系列电影中,或者这部电影中,有哪些让你觉得惊喜的剧情或者人物设计,可以结合整个系列来聊一聊。

segelas:其实我个人比较印象深刻的,反而是细节处理,女主角在家里摆的证据的墙,这个细节贯穿了整个电影,也引导了整个主题层面的发展变化过程。

最开始的时候,是源于西蒙斯在序幕里面给女杀手看的那张家庭合影的照片,想用这个照片来唤醒女杀手的记忆,让她弃暗投明。

女主角是一个感性派,她在整理这些证据的时候,她的摆法比较零乱,男主角加入进来,随着自己的分析,尤其随着移动镜头,男主角会用自己的逻辑,把这种零乱的证据,这些照片逐渐整理好,再重新排列,这个就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方式,去表现出了他的理性思维图。

到了影片最后的时候,墙上最后又变回了只剩下最开始的那张照片,让女杀手看到那张照片,最后成功让她弃暗投明,这个就符合了男主角的变化,我从最开始的一个感性的本质出发,用理性逻辑引导我整个行为、行动,最后再落回到精神意志方面的感性本质上。

这个设计没有占用特别多的叙事,同时也没有占用特别多的剧情资源、戏份资源,这个设计比较精巧,然后很有效。

相比之下,第一部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客观来讲,会比较直给一点,相比之下第二部会有这样一些更细节、更精巧的东西,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设计。

主持人:下面问问王老师,现在一些复仇爽剧很盛行,你觉得不同作品给观众的爽感是一样的吗?

王逍瑕:关于复仇爽剧,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两种,一种属于长剧,一种属于短剧。

短剧的人设比较简单,复仇的原因比较莫名其妙,比如路过来一个人,碰了你一下,这两个人好像有了世仇一下,就要用一切资源把他打倒。

而且短剧的复仇,人物成长没有理由,就是莫名其妙的继承了四万亿家产,或者成为一代战神,那种成长是没有理由的。

现在好一点的长剧,他的复仇可能需要各种大神的帮助,各种大神的加持,背后有一个神助力你,屠尽天下,或者某些大男主大女主,大男主有富婆的加持,大女主有霸总的加持,显得主角虽然爽了,但是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

但是《会计刺客2》的复仇非常有说服力,一方面非常符合现在快意恩仇的社会现状,有些事确实要靠自己。再一个,对里面有些科技加持的描述,其实越来越符合我们现在的现状,比如他侵入到我们个人家庭的智能网络、智能设备。

在2025年,当我们每个人都用智能手机,每个人家里至少有三五个智能设备的时候,我们就被主角他们监控,去侵入,去完成自己的目的的时候,这一点就比较好理解了。

但是因为这哥俩属于正派,所以他做的这些入侵,都是正义的,都是点到为止的,他们是靠自己,这点让我们做到了既爽,又没有感到特别的有侵犯感,这一点是相对比较完美的。


主持人:其实影片除了打戏,这一部依然还有对人性的探索,影片最后一幕,女主在披萨工厂办公室找到了一把带背部支撑的椅子,她贴了便签纸说想要送到自

己的地址,两位老师觉得这一幕想表达什么?

segelas:这也是它的又一个细节,是有呼应的,披萨工厂,是一开始男女主角来这个地方,想要找一些案件的线索,但是最开始的时候,这两个人关系不是很融洽,感性和理性,合作得不是很好,这个时候男主角的理性主导了侦破的过程,女主角没有什么用。

随着影片的发展,两个人关系有了积极的转变,在最后的时候,作为这样一个点题,女主角自己买了一把这样的椅子。

这就象征了两个人最后关系的落点,首先女主角对于男主角,建议自己这样一个善意的示好的回应,积极的回应。

同时她又改变了自己弱势的地位,这就说明女主角所代表的一个感性东西或者性别,和对方的那一面,既平等又独立,同时也要和谐共融,最后是这样一种关系落点。

王逍瑕:我先说一个不解风情的解读。我觉得最后女主觉得那个椅子舒服,单纯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当遇到一项工作,完美完成的时候,各位可能平时上班的时候,提前完成工作的时候,那一刻的愉悦,肾上腺素分泌上来的时候,别说你坐在椅子上,就是坐在马路牙子上都是舒服的。

因为你的肾上腺激素已经分泌到那个时候了,他可能在那一刻,觉得那一刻坐到那个椅子,觉得非常好,这是一个比较不解风情的解读。


主持人:两位老师说得非常好,我结合两位老师的观点,我做一个总结性的表达。

首先我觉得电影就像一句话,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两位老师的解读都没问题。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首先王老师说女主,她一开始确实有一些无所适从,一方面她可能没有适应好她现在的职位,因为她问自己的同事,说这个椅子送来了吗,她的同事讲,可能有不同品牌的三把椅子,每一把她都试了,她觉得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导演想表达的,一方面确实这个椅子不合适,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女主还没有想好她接下来要面对的这些困境,她要怎么解决,她可能还没有适应好她怎么去胜任这个职务。

另外segelas老师说得特别好的是,其实导演用一部电影的时间,通过一些场景,一些人和事,也很好的向我们呈现了女主内心的转变。

从刚开始她跟兄弟们搭档,她会很躁狂,很不安。后面在她自己想要去了解一些信息,获取一些信息的时候,她单纯的用她认可的方式或者她觉得合理的方式去想获取的时候,是此路不通的,她一定要通过一些方式。

再到后面,她要受到伤害的时候,大本通过他的一些方式救她,他们已经达成了和解,他们双方已经是类似她前任局长的和谐共生,又相互独立的生态。

我个人更倾向于segelas老师最后的解读,她在披萨工厂选了这个椅子,要求送到自己办公室的时候,又要独立,但是我又认可一些事情的解读。

接下来有哪些观众想跟我们聊一聊,可以举手。


观众互动


观众1:就椅子聊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就像三位老师说的一样,最后女主接受那把椅子,不知道对于美国来讲,整个办公室都是证物,把证物要求送到她的办公室,让她来使用,她也是对自己的做法,从之前很教条,不知变通,到了最后,也有一种能够变通,知道自己怎么坐在这个椅子上,坐在自己位置上的感受了。

她前面跟大本讲过,我其实不知道该怎么坐这个位置,椅子不舒服可能不是椅子的问题,而是我自己的问题。所以在最后有这个变化,她其实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同时她也知道我这个位置后面该怎么坐了。

这部片子,前面的那些推理过程,非常融合到了剧情里面,不会让你感觉到这块是在做推理,这块是在做打戏,这块是在做文戏,整个片子把整体的剧情串得比较好,不会让人觉得一段一段是割裂的,同时在每一段里面,把兄弟两个人和解的过程,也展示的比较好。

就「爽」来说,这部片子是能满足我的一个爽点的,剧情来说还是比较流畅的,不会让我觉得每一段都割裂,前面的打戏和后面的文戏相互之间融合,暴力美学,理性逻辑,一开始大本跟他的兄弟,心里有感情但是不说,后面他也慢慢会表达了,这个片子整体来说,我挺喜欢的,虽然没有看过第一部,但是第二部我很满意。

主持人:可以看一下第一部,很好的对比两个的变化。

观众2:我最大的感受是之前两位老师说过的,兄弟情,以前的港片,周润发老师和张国荣老师演的《纵横四海》那种感觉,不管我们多久没联系,只要你一个电话打给我,我立马就到,我们一起去复仇。

两个兄弟之间的搞笑片段,不是特别突兀,有一种我很了解你,显得情节不是特别突兀,比如擦防晒霜那里,是一个很搞笑的点,那个情节显得并不突兀,反而显得两个兄弟之间非常熟,包括演员的笑,很符合我生活中和朋友融洽的氛围,不管怎么吵架,最后我都挺你,我们一起走,虽然最后在上车之前,也是吵架,但最后都是顺着兄弟一起走。

让我感受到有一点点《纵横四海》江湖的那种感觉,但因为这是美国片,我只能说有一点点那种感觉,兄弟之间的情,还是跟中国的香港片有一点点相似。

主持人:一个是美式兄弟,一个是港式兄弟,谢谢这位观众的分享。


THE END
491
公告

hello~欢迎访问一起追剧,本站全蓝光画质永久免费观看,如果资源无法播放请切换线路或等待管理修复,优先修复热播影视。

本站唯一指定网址:《heimaotv.vip》

视频 资讯明星
搜索历史
删除
热门搜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登录账号